欢迎来到株洲德克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官网!

24小时咨询电话

17773306502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钨钼稀土等关键矿产供应链发展战略项目启动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4-21 10:54

    为了保障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及材料安全,中国工程院在京召开了重大咨询项目“国家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会议旨在综合研判2035年我国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对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路径及重大工程部署建议,支撑服务国家“十四五”期间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同时,会议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作《潜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挑战与对策》《西藏铜多金属矿勘查评价对国家资源安全保障》《紫金矿业在海外——构建矿业工程全球竞争力》《贵州锰矿资源勘查开发与国家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稀土战略性矿产及材料产业供应链现状与挑战》等9个学术报告并开展研讨。

 

我国关键矿产主要有三大类,共24种。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复通过《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将石油、天然气、煤炭、钨、钼、稀土、锂、晶质石墨等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作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

 

中国现阶段所制定的战略性矿产目录主要依据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角度制定,涵盖了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关键矿产相对于战略性矿产具有更高的经济重要性与供应风险,同时还增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因此,中国制定关键矿产战略要解决“关键性”的界定和政策工具选择这两个重要问题。

 

一、中国关键矿产的“关键性”界定

 

中国在界定关键矿产的“关键性”标准时,可综合考虑经济重要性与供应风险这2个指标。

 

(1)关键矿产应具备经济重要性。其对社会经济平稳运行、高新技术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界定中国关键矿产目录的过程中,应评估各类矿产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分类制定关键矿产目录。

 

(2)关键矿产具有高度的供应风险。一方面,从本身属性看,关键矿产具有地质分布不均、替代性与回收率低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供应极度依赖一次矿产资源开发与矿产品贸易;另一方面,从供需关系看,关键矿产也存在国际市场供需趋紧、供应地社会局势动荡以及地缘政治关系不稳定等风险因素,从而易引发供应不稳定或中断。

 

因此,中国应理清本国的优势矿种与紧缺矿种,在对具备储量优势的稀土、钨、锑、镁等矿产加强保护的同时,关注铟、锗等稀散稀有金属矿产以及相关紧缺矿产的保护、采购与储备,降低关键矿产供应和资源耗竭风险。

 

 

二、中国关键矿产战略的工具选择

 

(1)完善矿产储备体系,加强资源安全的国内保障。由于关键矿产供需关系易受到市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应追踪市场和技术动态,及时调整储备矿种和储备规模。在完善关键矿产的储备体系中,应采用规制型政策工具,开展以政府储备为主的关键矿产储备,同时,结合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引导企业参与关键矿产的储备。

 

(2)促进替代和回收技术研发,增强资源再生利用能力。针对短缺型和对外依赖型的矿产,中国应采用规制型政策工具,建立强制回收制度,并通过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社会型政策工具的制定和实施,鼓励企业研发短缺型、对外依赖型关键矿产的替代技术和回收利用技术,增强资源再生利用能力,进而降低中国关键矿产的供应风险。

 

(3)实施“资源合作”,建立多边合作组织。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部分关键矿产的采冶技术优势,助力其他资源国的矿产开发,更为深入地参与全球关键矿产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以开放国内市场为牵引,建立关键矿产合作组织,鼓励资源国、供给国、需求国加入组织,设立技术合作、市场开放、供给优先、金融服务等机制,增强中国在关键矿产资源配置方面的协调能力。


推荐新闻: